失而復得
除了一起從小長大的朋友之外,已經很難再回憶起誰的名字了,當然有些名字,像朱永峰(因為從前每天搭公車上學都會見到"永峰"材料行之類的招牌,所以印象好深)或是高中曾經重逢的陳維祥、徐維、吳芷縈…還是有印象,不過大概也就這樣了。在這為數不多的人當中,真要說起一直記得的,大概就只有劉筱菱了吧,因為她是我印象中第一個好朋友。
當初會熟起來好像是因為她的好朋友(不是我,當時我們完全不熟)在三四年級的時候轉學了,於是我就不知怎麼的與她搭上線,然後就變成了好朋友。現在回想起來,小時候的她黑黑的,頂著鳥窩頭,成績很好,還有點小胖(不過現在完全不是這樣了,可見「小時候胖不是胖阿!」,長大胖就...。)所以有個小飛(肥)象的外號。
小時候的我們超愛亂馬1/2,收集了好多護貝卡。她媽媽還曾經帶著我們一起去類似科技博物館的地方,裡面一切的東西對我來說都好新鮮好好玩,之後到國父紀念館還是中正紀念堂狂跑步放風箏,還喝了我生平的第一杯,同時也是最好喝的一杯奶昔。
到了四年級還是五年級,忽然有天她要轉學了,地點是當時覺得好遙遠的士東國小,住在從未聽過的明德路上。記得後來我曾經搭著216找搬家後的她玩。甚至還有一天我們約好去故宮,結果不知道是在去程還是回程時,因為不確定公車站牌的位置,於是三個人(還有她妹妹)一起走了好長好長的一段路(大概就是之後大學每天都會經過的路線吧),中途還下起了傾盆大雨,好不容易找到公車站牌,卻也因為當時已經走了好長的一段路,所以打死也不肯花錢搭公車,就這樣三個人濕漉漉的走到士林文林北路上的公車站牌,才搭公車回家。
上了國中後,越來越少聯絡了,最後一次聽到的消息是她考上了中山女高,然後就斷了聯繫。有時回頭想想,好多人大概也是像這樣,從此沒了消息。
可是台灣是很小的,就在前幾天我心血來潮地在ptt的北投版上po了篇自我介紹之後,居然收到了她的來信,斷了七八年的友誼、還以為從此不會再見到的這個人就這樣又闖進了我的生活中。
如果我當初沒寫那篇自我介紹、或是她沒看那篇文章、或者她沒寫信給我,又或者是她再也不記得我了,就算我們都住在士林北投區,在路上見面大概也會因為長相都已經與記憶中的不同而擦身而過,永遠沒辦法再見面。然而一切就是這麼巧,我們因為ptt、因為自我介紹、因為一封信、因為對彼此都還有印象而恢復了聯繫。我很討厭用緣份來形容某些事情,總覺得「緣」這個字的宗教意味太濃厚,可現在所發生的一切,我腦海中除了緣,也再沒法用更好的詞形容了。
或許這是老天爺給的機會,讓已經淡了、斷了的友誼能再一次連接上。雖然不信神,但還是要謝謝老天爺又給這麼寶貴的禮物。
Thank you. I won't let go again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